突出特色优势 做强农业“芯片” 襄阳现代种业初具规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优先支持的战略性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襄阳现代种业初具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在小麦、水稻、油菜、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业,肉牛、生猪等畜禽种业和“四大家鱼”等水产品种业上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全市种业年销售收入达17亿元,居全省市州第二位。

“虽然全市种业基础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现代种业的短板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品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品牌知名度不高等。

《襄阳市现代种业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立足于突出本地种业优势和特色,把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突破性新品种联合攻关等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进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积极争取设立省级以上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站和种质资源库。依托相关企业建立枣北黄牛、汉江长春鳊等地方特色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场。

加快突破性新品种联合攻关。重点围绕冬小麦、夏玉米、芝麻、水稻、油菜、花生、蔬菜、肉牛等襄阳优势特色品种,在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以及育种材料创制、品种测试、生物育种技术及品种培育等方面,精准、高效实施种子“卡脖子”技术攻关。

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种业,加大对相关行业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公益性事业单位科研人才到企业参加创新创业服务的实施细则,消除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好市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千亩科研教学基地。着力提升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的抗灾能力。

预计到2025年,全市种业销售收入将超过50亿元,形成“襄字号”种业品牌2—3个,农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襄阳日报》(2021年11月18日01版)

全媒体记者 韩洁 黄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1-86823770

手机(微信同号):18058731106

微信询价
微信询价
视频号
视频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